休息後仍容易累?容易疲勞要補充這7種食物!
你會時不時感到疲倦嗎?你也有怎麼睡也睡不飽的問題嗎?充分休息後仍然容易累,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本文列出了導致你容易疲勞的10種主要原因。如果這些因素與你的生活模式相符,也不用擔心,文中還會介紹幾種對抗疲憊的食物,這些食物能幫助你提升能量、減少疲勞感。一起來了解如何改善你的生活模式,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有活力吧!
10個現代人容易疲倦的原因
1. 睡眠不足
現代人常因工作、學業、家庭或娛樂而犧牲睡眠時間。相信你我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人:白天要上全職工作,晚上還要進修或兼職,睡眠時間往往只有5-6個小時,而不是研究建議的7-9個小時。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睡眠時,身體會自動進入補償模式,在白天進行短暫的「微睡眠」現象。這會讓人時不時感到疲倦,增加工作和學習的困難。
2. 飲食不均衡
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難達到均衡飲食,通常容易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、高油高鹽食物,卻缺乏身體需要的營養素,如維生素B群、鐵質和Omega-3脂肪酸。身體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素會無法有效地將食物轉化為能量,導致血糖波動,進而讓人容易疲勞。營養不均衡還會導致新陳代謝變慢,而新陳代謝是身體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過程,如果缺乏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這個過程會變得低效,讓人感到無精打采。
3. 高壓環境
長期處於壓力下,無論是工作、學業還是家庭,都會對身體和心理造成負擔。持續的壓力會讓人的皮質醇一直處於高位,皮質醇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的激素,主要在應對壓力時釋放。長期處於高壓的情況下,人體會進入一種持續的「 戰鬥」或「 逃跑」的狀態,無法有效進行恢復和修復,進而導致疲勞感、注意力不集中和免疫力下降,使人更容易覺得累,甚至生病。
4. 身體慢性發炎
前面提及的睡眠不足、飲食不均衡和高壓環境,雖然看似都是獨立的因素,但其實它們有一個共同點:都可能會誘發或加劇身體慢性發炎症狀。長期處於這些情況下,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因為壓力、營養失衡或睡眠缺乏而過度活躍,最終引發慢性發炎。
慢性發炎是身體對長期壓力或受損組織的一種反應。這種發炎反應不像急性發炎那樣會有明顯的外部症狀,但持續存在於體內時,會逐漸損害健康。當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,免疫系統會持續運作,耗費人體能量,導致持久的疲勞感。慢性發炎還可能引發其他健康問題,如心臟病和糖尿病,加重疲勞感。
5. 缺乏運動
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能很難想像缺乏運動與疲憊感有密切關聯。缺乏運動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,因為當身體的活動力不足時,心臟和血管的功能無法得到有效鍛鍊,血液便無法順利運送氧氣和營養到身體各部位,進而引發疲勞和無力感。此外,缺乏運動的人由於身體不需要產生大量能量來支持活動,新陳代謝也會逐漸減慢,身體能量的產生和利用效率也會下降,導致人容易覺得累和精力不足。
6. 藥物副作用
某些藥物,如抗抑鬱藥、降壓藥和抗組胺藥,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,減少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活動,導致大腦和身體其他部分的活力下降,使人感到疲倦和嗜睡,注意力不集中。此外,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會降低大腦的興奮性輸出,進一步減少整體的神經活動,這樣會讓人更容易累而且有種無力感。
7. 內分泌失調
內分泌失調會讓人容易疲勞,這是因為它影響了體內激素的平衡,進而干擾多個生理系統的正常運作。舉例來說,甲狀腺機能低下會減慢新陳代謝,使能量產生和利用的效率降低,導致疲倦和嗜睡;而甲狀腺機能亢進則會使新陳代謝過度活躍,導致體內能量迅速消耗,讓人容易覺得累。
8. 年紀因素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內的蛋白質合成速度會變慢,使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,體力也就因此下降。而荷爾蒙分泌變化也會影響睡眠質量,讓人白天較感到疲憊。此外,年齡增長還會使恢復速度變慢,也就是說日常活動後需要更多時間休息。
雖然年齡增長不可逆,但我們可以透過適當的生活調整來對抗因年齡帶來的疲憊感。例如,增加活動量(像是輕度重量訓練或伸展運動)能幫助維持肌肉質量並促進血液循環。此外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Omega-3、和鈣質等,也可以維持骨骼與肌肉健康。這些小小的生活調整與可以有效改善疲憊感,讓人維持充沛的活力喔!
9. 作息不正常
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內部的生理時鐘,它幫助我們調節睡眠和清醒的週期。如果我們經常熬夜或睡眠時間不規律,生物鐘就會被打亂,身體就無法按時進行修復和休息。這會讓我們的精神和體力無法恢復,第二天自然就會感到疲憊。
10. 心情起伏大
當人感到壓力大或情緒劇烈波動時,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,這些荷爾蒙會讓人心跳加快、血壓上升。長時間下來,身體的能量會被迅速消耗,讓我們感到非常疲累。此外,情緒波動常常會影響睡眠質量,導致晚上睡不好,這樣白天就更容易感到疲憊。
容易疲勞要補充什麼?推薦這7種類型的食物
1. 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
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有鮭魚、沙丁魚、亞麻籽和胡桃等,Omega-3脂肪酸之所以能幫助降低疲憊感,是因為它具有抗發炎作用,可以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,讓人感覺更有活力。此外,Omega-3對於腦部健康也非常重要,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,讓你的精神狀態更佳,讓人感到不那麼疲憊。
另外,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Omega-3也是一個方便的選擇。其中,磷蝦油是一種吸收率高且營養價值豐富的Omega-3來源,不僅富含DHA和EPA,還含有天然抗氧化劑蝦紅素,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能量。
2. 全穀類和複合碳水化合物
全穀類和複合碳水化合物(如燕麥、糙米和全麥麵包)富含纖維,能緩慢釋放葡萄糖進入血液,保持血糖穩定。當人的血糖穩定時,就不會出現血糖迅速升高後急劇下降所帶來的疲勞感。
3. 蛋白質
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能量來源之一,當你攝取蛋白質時,它們會被分解成氨基酸,這些氨基酸可以修復和建造肌肉,維持身體的各種機能。此外,蛋白質還能幫助穩定血糖水平,避免因血糖波動而產生的疲勞感。
4. 蔬果類
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種重要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抗氧化劑,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與促進能量代謝。舉例來說,富含維他命C的柑橘類水果能增強免疫力,幫助我們更快恢復體力精神;而富含鐵質的綠葉蔬菜如菠菜,能幫助紅血球的生成,防止貧血引起的疲勞。
5. 健康脂肪
健康脂肪指的是那些對心臟和整體健康有益的脂肪,如鱷梨、堅果和橄欖油。這些脂肪能為身體提供穩定且持久的能量來源,避免快速燃燒的碳水化合物所引起的能量波動。健康脂肪還有助於細胞膜的構建和修復,提升細胞功能和整體代謝效率。此外,攝取這些健康脂肪還能幫助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(如維生素A、D、E和K),從而提升整體健康以減少疲憊感。
6. 富含鐵質的食物
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元素,紅血球負責將氧氣運送到全身。當人缺乏鐵質時,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紅血球,導致血液中氧氣含量不足,這會讓人感到疲倦和無力。平時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(如紅肉、深綠色蔬菜、豆類和堅果等)可以提升血液中氧氣的運輸能力,降低人的易疲憊。
7. 富含鎂的食物
含鎂的食物包括南瓜籽、杏仁和菠菜。鎂有助於將食物轉化為能量,還能幫助放鬆肌肉和神經,減少緊張和壓力,這些都能讓人感覺更有活力。當你攝取足夠的鎂,身體能更有效地運作,保持穩定的能量水平,讓你整天都能保持精力充沛。
降低疲勞感,推薦補充磷蝦油!
如果你常因飲食不均衡導致身體長期缺乏某種營養素,可以考慮補充保健食品。比方說,你是個不常吃魚類的人,那磷蝦油會是個適合你的選擇。磷蝦油含有的磷脂型Omega-3脂肪酸比一般的Omega-3更容易被身體吸收,這代表它能更有效地補充你缺少的營養,幫你提升能量,抗疲勞。讓你在忙碌的日子裡也能保持充沛的活力。試試補充磷蝦油,幫你找回那份失去的精力,讓你告別疲憊。